AP课程:演化中的自我提升 | 择校指南
采:周一妍、晓辉 文:周一妍 编:晓辉 图:SAS提供
美国的“大学预修课程”(Advanced Placement,缩写AP)缘起于二战结束之后,首先由3所知名寄宿高中-菲利普斯安多福学院、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,以及劳伦斯威尔高中发起(共开设11门课),1955年后,纽约的美国大学理事会开始接手统一运作。
AP课程是为高中生提供的选修课程,难度相当于美国大学课程的水平,学生通过AP考试取得学分,换取大学学分。2012年起,中国已成为除美国之外最大的AP考试国。2016年,全球470万人次参加AP考试,18,441位中国学生参与了其中的46,163场,人数比去年增加19%。一方面,AP是全球想要前往美国读本科的高中生的“香饽饽”,另一方面,在美国国内,AP的含金量却受到一些教育专家的质疑,越来越多的顶尖名校已完全取消AP课程,用以兴趣和项目为导向的“高阶课程”取而代之。
那么,作为上海最早开设AP课程的上海美国学校,是如何看待AP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呢?我们采访了上海美国学校AP课程负责人Katie Elliott。
“AP+IB”混搭,提升学术竞争力
在上海美国学校,一般学生会选择6门AP课程,这对学生来说充满挑战。“我们鼓励学生循序渐进,10年级选择1门课,11年级选择2-3门,12年级选择2-3门。”Kaite解释说。
在Katie的印象中,最近毕业的两名学生让她印象深刻。“她们充满求知欲,经常在课后与老师交流,同时具备强大的自学能力,会把课本知识、媒体资讯以及社会实践中获取的知识融汇贯通。最终,她们一个被耶鲁录取,一个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”。
她告诉我们,这两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很典型,在6门AP课程之外,还选择了部分IB课程。
“由于美国学校同时提供AP和IB,所以学生可以搭配进行选择。上面的提到的两名学生因为具有华裔背景,所以她们选择了IB中文作为她们的‘加分项’”。由于AP中文课仅针对中文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开放,所以对于华裔学生来说,加修一门IB中文,无疑可以让他们的母语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。与此同时,那些对艺术,或者法语、西班牙语感兴趣的学生,也可以加修IB艺术,或者IB法语、IB西班牙语,以增加实力。
上海美国学校一共开设包括4个门类18个科目的AP课程供学生选择,但10年级只开设AP美国历史和AP Seminar(AP研讨会)。Katie觉得,对于未来将去美国读本科的学生,学习美国历史有很多好处,一是可以更多了解美国的文化、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,二来美国历史强调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,不是单纯的记忆,而是指导学生去分析自己所了解的事实,提出自己的观点。学生如果从10年级开始接受这样的学科锻炼,到11年级再学习2-3门AP课时,就不会感到陌生和无所适从。
亚洲首个“AP Capstone”文凭课程
2012年前,AP课程类似A-Level课程,以学科考试为主。AP成绩分为5档,分别为5分(优秀)、4分(良好)、3分(合格)、2分(勉强合格)、1分(不合格),通常参加科目越多,成绩越高者,申请到心目中理想大学的几率越高。
但是,近年来,AP课程开始遭受一些教育专业的诟病。不少美国大学和中国的教师认为,以“测试驱动”为导向的AP课程的含金量大不如前。如今,只有很少的大学,能够对仅仅获取3分的AP成绩进行承认并换取学分。一些大学认为,部分AP课程的难度,仍不能达到大学专业的标准。
针对这些情况,2012年,美国大学理事会做出了“大动作”,推出了一个类似于IB的AP课程升级体系。选择这个体系的学生需要在高中阶段至少修习4门AP课程,另外还必须修完AP Seminar(AP研讨会),以及AP research(AP研究),并完成相应作业,才能最终获得“AP Capstone”的文凭证书。
比较有意思的是,这个新体系直接选择亚洲的学校首先开始实践。Katie介绍说,上海美国学校、香港国际学校和新加坡美国学校是首批“AP Capstone”课程的实施者。后来,莫斯科美国学校、迪拜美国学校也相应开启了这项文凭课程的运作。
今年夏天,Katie回美国参加有关“AP Capstone”的工作坊,发现美国一些私立或公立高中也于今年9月,或者预计明年9月开始开设该文凭课程了。
“AP Capstone”课程借鉴了IB课程严谨的体系设置。根据Katie介绍,AP Seminar这门课,通常在10或11年级开设,有点像IB课程里面的TOK(知识论),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,考核方式也和TOK非常相似,包括了小组研究报告、个人研究称述,以及期末笔试。
另外一门“AP research”课程类似于IB课程里的EE(拓展论文),通常在12年级开设,学生需要设计、策划和展开一个为期一年的独立研究项目,自主选择科目,最后撰写一篇5,000字的学术论文。
在与aite交谈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她的个人经历也挺有意思。从小在香港长大,就读于香港的国际学校,所以会说一些中文;初中毕业后回美国,在休斯顿附近就读一所私立高中,期间选修了4门AP课程;大学毕业后在美国的中学当了4年老师,后来到上海美国学校做老师。现在,她既是AP课程负责人,同时也教授IB人类学,并负责IB课程的“CAS项目”。
我们请她给出一些IB和AP课程的选择建议,她说,如果你未来想去欧洲读书,选择IB可能更合适,因为那里的大学对IB课程更熟悉;如果你更认可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,那么考虑AP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本文原发于2017-2018菁kids择校指南杂志
点击阅读原文
网上下单购买《菁kids上海2017-2018上海择校指南》